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为什么有那么多房子不好卖?原因看这四点

发表于2015-08-17

 

营销有4P,首先是产品。但在我们习惯的语境中,说到房地产营销,我们主要是在谈价格、渠道和销售。大部分营销人的职责就是卖房子,并不会过多参与到拿地与产品设计的决策当中。在供不应求的时代,行业规模化扩张中,这种纵向分工的架构存在即为合理。当市场变化,当营销人在卖房子的环节绞尽脑汁之后,当营销创新变革的概念喧嚣过后,我们会愈发觉得营销竞争终究会回到原点——产品与服务本身。

产品性,本是房地产营销的基本常识。在易居之前,我曾创立过一个营销公司,名字叫“一度营销”,寓意是一个好的项目将水温烧到了99度,然后可以通过营销策划增加一度,让水沸腾,实现升华。宋家泰有句名言:地拿砸了,就一切都砸了。如果我们在一个人口流出的城市拿了大幅土地,或者在不具的地段里面粉贵过面包,甚至面包也烤糊了,后面的营销一定很被动。

然而正如韩寒电影里一句话说的“听过许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。虽然我们都知道拿地、定产品关键,但依然出现了许多供需不匹配导致不好卖的项目。这里面即有市场的客观原因,也有很多我们开发商主观方面的问题。

个客观原因我称之为“时势所逼”。政府垄断土地供应,造成土地价格不断推高。政府不时还有一些奇特的政策,比如要求商业和的配比,曾经的7090等等。

第二个客观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多地受政府干预,有剧烈的短周期波动,简称为“时事难料”。中国楼市的波动简直就是拉长版的股市,理论上都希望做到高抛低吸,比如保利就是在2011年那个低谷吸纳了大量土地,从而实现了后面破千亿的弯道超车。但大部分人在实操中很象股市中的散户,喜欢高点,低点观望。在这一点上,政府卖地的经营节奏比大部分开发商做的好,市场冷清时政府基本不推地,开始复苏时政府会推出一些土地,吸引大量企业竞拍炒热人气,市场高潮时政府大量卖地,高位出货,和股市中的庄家手法如出一辙。这种剧烈的短周期波动给营销增添了很多麻烦,事实上很多麻烦也是通过市场回暖得以解决。

上一页|1|
/1页